綠色去九宮格空間電能到萬家_中國網

作者:

分類:

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,是國家級童裝產業基地與“雙千億時租空間”級新材料產業集聚區,早年就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。這里童裝產業從家庭作坊起步,當年,熨衣服要用燃煤蒸汽鍋爐,效率不高,環境也不好。

作為一名織里鎮的基層電力員工,我們牽頭推進了電能替代工程,將燃煤蒸汽鍋爐改造成電鍋爐后,沒有煙熏火燎,也沒有煤渣困擾,車間里用電熨燙衣服,每5秒就能瑜伽教室熨燙一件。綠色電能的加入讓童裝生產品質和效率大幅提升,品牌效應愈加凸顯,產業集群逆勢發力。

織里鎮25平方公里的中心鎮區集聚了47.3萬人口,每平方公里約1.8萬人,是一個人口組成多元、新居民眾多的新型小城。近年來,政府不斷優化產業布局,以綠色低碳為方向,加速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融合,對供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
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們對織里鎮供電設施進行環境融合改造,實施“村網共建”服務鄉村發展,延伸鄉村供電服務渠講座道,助力曙光村、潘塘橋村高標準農田改造與南太湖現代農業園區高標準農田建設。我們加速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建設,實現了供電設施與城市環境融合協調。隨著以風電、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迎來前所未舞蹈教室有的發展機遇,小鎮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步伐不斷加快,藍色光伏板遍布村民和企業屋頂,目前,織里鎮光伏裝機容量達到276兆瓦。

電網串聯著千家萬戶和企業生產。今年4月,位于瑜伽教室織里鎮東部的220千伏雁沙訪談輸變電工程順利建成投運,我和同事們都非常自豪。220千伏雁沙變電站是湖州地區首座具備全電壓等級“一鍵順控”能力的智能化變電站,只需在計算機上點擊一下所需的操作任務,就可以自動完成一系列的設備遙控操作,工作效率提高了50%以上,綠色電能從這里高效輸送到千家萬戶,湖州市區東北部電網實現了從服務產業到綠色智能的跨越升級。

近年來見證,我們還聯合政府部門推出“碳效碼”,設計科學的碳效評價體系,同時組建碳效工程師團隊,為企業降碳增效出謀劃策。還記得2023年夏天,我往湖州東尼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跑了好幾趟,向企業負責人科普購買綠證綠電的事。當年10月,該公司通過購買115萬千瓦時的綠電,抵消日常生產排放的896噸二氧化碳,不僅碳效等級提升了,能源綠色生產和消費也讓產品更具競爭力。而隨著不久前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倡議組織(RE100)宣布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,讓我國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決心更加堅定了,相信隨著綠電消費不斷擴大,產業鏈供應鏈中的“含綠量”也將不斷提升。(講述人: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織里供電所所長 馮平輝 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整理)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