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點閱讀
在福建三明清流縣,近300名學生搭乘火車,每周往復鄉鎮與學校。此中,回家搭乘搭座的列車由復興號擔當值乘任務,時速達160公里。
學校、車站和鐵路部門協同一起配合:每周提早統計乘車學生名單、開展客流調研摸查沿線鄉鎮需求、定制公交線路保證學生換乘……多方協力,使孩子們的求學路加倍便捷。
“路隘林深苔滑”,福建三明清流縣,一座被叢林環抱的縣城。
9月伊始,清流火車站熱鬧起來。周五下戰書5點30分,站內學生等待區已坐得滿滿當當。
人群里,背著書包的黃華盛很是興奮,他說:“復興號成了我們的‘校車’。”
黃華盛口中的“校車”,是開行于福建福州與廈門間的C875次列車,由全新復興號“綠偉人”擔當值乘任務,時速達160公里。清流縣是反動老區,這趟列車在這里站站停車,搭載了近300名學生。
火車替中巴,省錢又省時
上學咋還坐起火車?
原來,清流縣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,常住生齒僅11.3萬人。山多人少,不少鄉鎮不設立初高中,學生們獲得縣城求學。
黃華盛是清流縣靈地鎮楊源村人,本年剛升進初一,開啟了寄宿生涯,每周日返校,包養網比擬每周五回家。
地圖顯示,楊源村距離縣城近60公里,由于只要盤山縣道通往學校,開車需1個多小時。
黃華盛說,村里的哥哥姐姐們以前都是坐中巴車上學,得在路邊等車。由于班車時間不定,有時一等就是半小時。
這一點,何雨深有體會。作為一名高三學生,她已包養網價錢在外求學5年,“現在,村口就有火車站,從坐中巴到坐火車,升級了”。
改變發生在2021年。當年9月30日,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開通,結束了福建清流等原中心蘇區縣欠亨鐵路的歷史。
依托浦梅鐵路,楊源村實現了火車一站直達縣城,山區孩子們的求學路多了新選擇。
何雨給記者算了兩筆賬。先看時間賬:
以前是步行+中巴車+公交車,此中步行5分鐘、中巴車一個半小時、公交車30分鐘,需求兩個多小時。
現在是步行+包養網心得火車+公交車,此中步行時間不變、火車均勻27分鐘、公交車25分鐘,總用時縮短至約1小時。
再當作本賬:中巴車票價17元,火車票價11元,耗時更短了,價格卻更低。
現在,不僅僅是楊源村,四周3個鎮、1個鄉的學生們都坐火車高低學。每周日,300多名學生坐著K8752次列車上學,每周五,又搭乘搭座C875次列車回家。
校站車攜手,暢通上學路
孩子們開開心心坐著火車高低學,他們不了解的是,這背后闖過的軌制難關可不少。
第一個難題,是購票。根據鐵路部門規定,未滿14歲的兒童無法單獨乘車,兒童票也不克不及單獨在網上購買。但這些孩子們,不少包養家長外出務工,獨自高低學是現實所需。
“假如孩子們不克不及單獨乘車,許多人就只能繼續選擇坐中巴車。”楊源站站長楊云濤說。
怎么辦呢?楊云濤將相關情況向上級部門反應,很快獲得反饋:對于乘火車通學的學生,由承運人在旅途中承擔必定監護責任,未滿14周歲學生可單獨購票。
一場校、站、車的接力就此展開。學校每周提早統計需求乘車的學生名單,及時交給車站。車站為通學學生開辟綠色通道,便捷學生購票,并做好高低車組織設定。列車開辟閱讀角等,由列車員供給必定的照看服務。
第二個難題,是列車時刻表。火車要成為便捷上學車,時間點得合適。
楊云濤回憶,最開始,C875次列車下戰書4點到達清流站,那時孩子們還沒有放學。所以,學生們只能坐著火車上學,坐著中巴車回家。
“C875次列車開行以來,我們不間斷開展客流調研,也到沿線鄉鎮摸查需求。”福州客運段值班員蔣文雄介紹,該列車天天凌晨從廈門開往福州,即刻折前往廈門。列車前后調整了3次發車時刻,最終確定鄙人午6點56分到達清流站,剛好接上放學的孩子們。
第三個難題,是接駁。因為清流站距離孩子們上學的清流縣城關中學、實驗中學距離不短。
對此,清流站主動對接了清流縣運輸發展中間。清流站站長杜剛說,經過屢次商量,多條定制公交線路產生了。
“我們根據學校錯峰放學時間,以及火車站列車開行點,動態加開6趟從各校直達火車站的公交車,進一個步驟加密學生客流岑嶺時段公共路況東西運行頻次、延長運行時間。”清流縣閩通公共路況無限公司公交科科長李順生說,現在,火車到站時,公交車已在門口等待。孩子們下了火車就能上公交。
“鐵路幫幫群”“車站對接群”,清流縣城關中學副校長王榮生,每到周五、周日,就在這幾個微信群里時刻關注著學生們返家返校情況。
服務更貼心,旅途更熱心
“站長!”楊源站,列車剛停穩開門,14歲的楊少深就疾步下車,從人群中擠出來,撲向楊云濤。“你爸爸還得幾分鐘才幹到,往書架找本書看。”楊云濤說。
開學后,每逢周五,楊云濤就變成了孩子們的“大師長”。
“楊站長,女兒的外衣還在候車室,就在靠墻的那一排,麻煩幫忙收起來,周日再取。”
“楊站長,摩托車壞了,晚半小時到,先讓娃娃在車站造作業。”
楊云濤認真梳理微信群的信息,需求整理的東西收起來,需求照看的孩子統一引導包養到閱讀角。閱讀角就在車站值班室門口,整齊地碼放著《昆蟲記》《木偶奇遇記》等書,還供給鉛筆、橡皮、尺子等文具。
對楊少深而言,楊源站有站長,清流站有小慧老師——任務人員黃聰慧。在清流站上車、下車時,小慧老師都吹著叫子,舉著紅色引導旗,帶領大師排隊高低車。
令楊少深印象深入的還有C875次列車上舉行的“學長學姐大師談”活動。升進初中后,學業更重,楊少深也從走讀變成住校。“車廂里,大師圍在一路,學長學姐介紹食堂打飯秘訣、洗衣服訣竅,都可實用了。”楊少深說。
楊雨林則喜歡跟列車長姜紅梅嘮嘮心里的煩惱,“剛開學爸媽就念叨我要盡力學習、不要偷懶,壓力好年夜。”
“每個人學習方法都分歧,只需能按時完成計劃,不斷挑戰本身,就很棒了。”姜紅梅說。
“先坐公交再坐火車,下了車就能見到媽媽了。”剛剛分開一周,黃華盛有點想家。
“有點紛歧樣。”本年,何雨的求學路不再孤單,弟弟何捷也升進初中,今后的每一周,兩人將相伴高低學。
一趟車、一段旅途,串起了車、站、校、生多方。大師因求學而結緣、因友愛而溫熱。
搶先發佈留言